终端普洱茶市场行情低迷!云茶大产业何时迎来下一个风口?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春茶季生产基本结束。

进入产品发售季,但今年春茶行情不理想。

茶老板们的产品发售,也没有了往年的激情。

-01-市场: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

最近,找茶行业的朋友聊天。

总结下来,今年的茶叶行情。春茶季表现平平,注定一整年的行情都不会好。

但是,普洱茶的消费市场一直在扩大。爱茶的茶客,该存的还是会存,该消费的还是会消费,只是购茶量没有往年多。

线上平淡,直播稍好

一个在康乐做电商的老板说:06年开始做茶叶电商。

本来只想在网上开个店,卖点茶叶补贴家用。谁料,赶上电商的红利,一不小心,卖茶竟然成了百万富翁。

只是,这两年,大平台电商卖茶也不好做了。尤其今年,市场消费比去年低迷,但开支并没有减少:能把电商做起来,背后都是团队运营。一个月的工资就是小几十万。

前些年,茶叶好做的时候,几十万不过是营收的零头。但如今,基本在吃老底。

靠图文发展起来的二类电商,到茶山跑了一圈,茶山行轰轰烈烈开场,冷冷清清收场。

本想着走往年的路,在茶山直播,还原制茶过程,卖个小几百万。

但一个团队到茶山跑了一圈,茶叶卖出去一点,但与预期差别太大。倒是,团队开支一点没少。

做电商的茶老板,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直播了。晚上十一二点还在直播间扯着嗓门喊,把茶叶直播做好,确实挺累。

只是,茶叶直播,能做好的就那么几家,而且,几乎是团队运营,开支很大。

大多数直播的小老板,助理负责上货,老板负责开播。有时候,一个晚上卖不出去一单,有时候,一个晚上卖个几百几千块。

虽然不多,但比起开个店坐等茶客上门。熬夜卖茶,简直太有安全感。

线下,今年别开玩笑

头部茶企。大茶企的经销商,无一例外都在感慨:

今年简直太难做,把前几年赚来的钱都倒贴进去一些,但没办法,硬撑着。

想来也简单,一个品牌能容纳的资金有限。前两年,金融茶用力过猛。一件茶叶干到成百上千万。当金融茶玩不下去的时候,把实体也拖下水了。

中小茶企,靠的是春茶。往年在茶山倒卖原料的老板,活动在各大茶山之间的倒爷,一个春茶能赚个二三十万。

但今年,去了茶山的人都知道:茶山没有人,原料卖不出去。冰岛老寨这样顶流名山的原料都出现积压。倒卖原料的生意一片凉凉。

小茶老板为了延续产品线,每款品牌产品做几十份。根本不敢存货。

春茶低迷,手中有现金流的茶老板,在吃老本,但这类茶老板毕竟不多。一些茶老板的资金链已经快撑不住了。正计划卖点往年的库存回本。

线下门店,小茶商和个体户,心中都是如鱼饮水。

要说不好做,喝茶的人始终在,每个月都能卖掉一些,每个月都有进账。

要说好做,除去店面租金,房租水电和茶艺师的工资开支。实体店茶老板的手里,空有一个茶老板的名。

总之,很多茶老板说:今年行情不景气,有点像2008年。

但相比2008年只靠投资撑起来的普洱茶市场。十余年来,普洱茶的品饮市场始终在扩大,有了品饮市场的支撑。行业虽然难,但咬咬牙总能过去。

无论如何,做茶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人到中年,已经无法转行,只能咬牙硬扛。

-02-市场分流,消费细化

回望过去20年普洱茶市场的发展,会发现:

以周期为界,普洱茶的市场从几家独大到市场分流,普洱茶的消费,也逐渐细化。

历史记忆:昆明味,勐海味、下关味

一些老茶客,总会说起昆明味、勐海味和下关味。

昆明味,指的是1996年,昆明茶厂倒闭前的7581。

勐海味,有人说是国营勐海茶厂用老配方生产的普洱茶,有人说是勐海茶厂的熟茶。下关味,更多是指90年代的下关沱茶。

这些茶的背景,是国营茶厂主导市场的时候。

那时候,云南做普洱茶的,就那么几个茶厂。茶叶生产什么、生产什么类型。就那么几个茶厂说了算。

90年代的普洱茶,主要用于出口。昆明味7581在日本卖的很好,因为据说能减肥。

记得一位茶圈老前辈说起98年,普洱茶出口德国的时候,他热泪盈眶地说:卖了1万吨啊。现在每年才出口3000多吨,当时1万吨啊!

那时候的普洱茶,有点类似计划经济,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老茶人们追忆的,不只是茶,更是青春年少。但时间,从不曾忘记将谁带走。喝茶与年少,能用来回忆,已是一种幸福。

追捧越陈越香

2005年,马帮进京等活动的推动下。普洱茶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新茶类。

普洱茶火了之后,大量的资本进入普洱茶市场,投资建厂搞生产,大量的茶企注册开张。但是,大陆普洱茶市场已经出现断层,摆在市场面前的问题是:普洱茶怎么做。

大家一边摸索,一边生产。生产出来的茶品,工艺、原料,一家抄一家,又各自留一手。

后来,市场发现,2000-2007年:普洱茶混沌时期生产的茶,放了几年,还是不好喝。

也正是2007年,产能迅速暴涨。但是,那时候,大家都把普洱茶当作投资品,市场太单一,茶叶生产得太多,市场接不住,2007年崩了,2008年也是一片萧条。

很多新注册的普洱茶企业,没有活过3年,就永远成为过去。

2008年,普洱茶行业有人在思考:以前的勐海味、下关味为啥好喝,这几年产出来的茶品质又不行。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群茶商跑到云南茶山,看见比自己的腰还粗的茶树。觉得怕是原料问题,把大茶树跟小茶树分开做,大茶树的品质脱颖而出。这才有了古树茶品饮市场的崛起。

古树茶的辉煌

普洱茶行业,发现同一片茶园里,古树茶的品质,通常更好。

很多行外的老板,带着资金到云南茶山。看着一穷二白,颇有些原始氛围的茶山,穷得叮当响的茶农,心里五味杂陈。

于是,花大把的资金在茶山建初制厂,收茶农的茶叶。这些人,不仅有资本,还花钱拜师、学会制茶。为茶山带去了源源不断的收益。一穷二白的茶农,热心地把山外来人当祖宗供着。

2013年,古树茶市场到达一个小高峰。春茶之前,茶农提前几天就喊:哥,要不要来茶山了,我买好羊了,你来就宰。

茶农茶商在一起,吃香喝辣。先玩开心了,再做茶。那几年,茶农茶商称兄道弟,场面一片欣欣向荣。

2014年,茶山上半年异常火热。下半年市场走低(跟去年类似)。古树茶市场,又进入周期阶段。2015年,春茶行情异常低迷,很多茶老板,到茶山一圈,回来就解散团队。

当年,市场追捧所有古树茶。可是,随着品饮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很多古树茶,由于工艺一般般,加上那几年,茶山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卫生也不太理想,放了几年,仍然不好喝。

喝普洱,要喝品质好的普洱。这样的大背景下,名山崛起。

久违的名山

2009-2014年,古树茶市场火的时候,根据历史底蕴、茶叶品质等因素,茶山已经出现山头等级。但这种等级,在茶老板的圈子里明显,市场根本不知道。

经过2015年的休整,2016年,茶旅融合的茶山行大背景下。茶老板们开始布局名山。

茶叶江湖里,有一个真实的传说。2015年,一个26岁的小伙看着冰岛茶已经有点火了,果断放弃家里的建材生意。抵押这抵押那,干了几百万资金,承包冰岛老寨的茶树。

本来想着赌一把,要是赌输了,下半辈子慢慢还债。但是,随后几年,冰岛老寨的茶叶价格直线上涨。

承包的茶树,也就成了摇钱树。那位小伙,30岁不到,就成了千万富翁。如今,冰岛老寨广场边的茶树上,还挂着他的牌。

人生就是这样微妙,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写在最后:

如今,冰岛老寨已经搬迁。疫情遇到周期,市场又到了一个低谷。

回望20年普洱茶市场,从历次市场波动中,总结出三个周期性之外的规律。

首先,市场休整期

普洱茶,顶级风味,茶界翘楚。跌落的是市场,不变的是消费。

普洱茶纵然遇到短暂的低谷,但休整1-2年后,就会重新崛起。

这是普洱茶大叶种风味决定的,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茶叶属性决定的。

或许,明天春天,就是春暖花开。

其次,市场越来越细化

从2007年全民追普洱,把普洱茶当作投资品热炒。到2014年,茶老板们天真的以为,只要是古树茶都好。到2016年之后,大家一起追名山。

从一片混沌,到古树茶都好,再到名山古树才牛。普洱茶市场,越来越细化。如果下一个市场爆发,定是更细微的市场。

下一个风口,何时到来?一年还是两年。无论多久,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低谷不折腾的人,储备有现金流的人!

最后,不要接库存的盘

以史为鉴,做茶的老板,也是交够了学费的。

2005-2007年,普洱茶崩盘后,很多普洱茶还存在市场的某个地方。虽说号称市值数百亿,但大多数库存,卖不出去。

2009-2014年,古树茶低谷之后,市场的库存,分散在茶老板们的手里。放了很多年了,仍然不好喝。

2016-2022年,也有很多库存,很多茶老板趁着直播开仓放漏,遇到喜欢的茶买点,但不要去接库存的盘。谁知道,下一个市场又在追什么茶?

好茶,永远是少数。要喝好茶,尤其性价比高的好茶。要看能不能遇到有良心的茶老板。

终究,上天是公平的。

地壳运动造就云南高原,加上雨热同期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

但普洱茶,终究只是茶。与雪茄、红酒一样,只有少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大多数普洱茶,逃不脱时间与岁月的魔咒。

只有少数原料好、工艺正确、仓储规范的普洱茶才能越陈越香。

大多数普洱茶,将在时光的长河里,变成一堆枯草。

只是,很多人还不愿意承认罢了。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时评: 以招商引资大突破推动普洱茶产业大发展

下一篇茶也研习社,非遗视角下的茶叶产业化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