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反超易武:民间商帮,地方豪强,中央财阀群星汇聚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20世纪初,倚邦和易武的普洱茶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勐海,这个如今的普洱茶第一县,还只是当地土司的私人领地,不允许外人轻易进出,连一家号级茶庄也没有。
然而,短短四十年间,云南豪强,四大商帮接连入驻,勐海体量迅速超越易武,甚至引来了中央财阀的关注与投资,这一切是怎么办到的?
今天这篇文章,陆离来和大家聊聊,勐海的崛起史。
从贵族领地到运输重镇
18世纪中期,云南普洱府成立,但清朝大力推进的改土归流政策,却在更加偏远的澜沧江西岸受到层层阻力,因此茶叶资源丰富的勐海,也就仍处于车里宣慰司的地方贵族掌控氛围内,那时汉人想在勐海经商难如登天。
直到1910年,来自石屏的汉商张棠阶,娶了缅甸大土司的一个女儿,勐海和勐遮的小土司不敢刁难,他才成功创办了勐海第一家茶庄——恒春茶庄。
1913年,民国建立不久,云南省督府就在景洪(时称车里)设立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管辖西双版纳州全境,总局长则是柯树勋,他此前常年带兵驻扎在云南边境,防范英国操控下的缅甸。
这位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军人,在改土归流上却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在清末民初的政权过渡时期,大权在握的柯树勋,没有直接对车里宣慰司贵族下刀,而是采用协商,疏导,团结,适当保留权益的方式,使地方政权平稳交接。
政局稳定后,柯树勋采用两手抓的管理理念,一方面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削弱贵族权利,另一方面则活用地方丰富的茶叶资源,派人平整古驿道,设立驿站,改善地方交通,派军队清剿麻匪,为客商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经济。
这里最重要的是交通的改善,早在茶马古道时期,云南的茶叶就通过一条条隐藏在山间的蜿蜒小路,运往省外的西藏,四川,乃至印度,尼泊尔等地区。
其中茶叶进藏的道路最为凶险,藏区需要用牦牛运输,要不断装卸,又经常是风雪雨交加的天气,茶叶在骡马、牦牛背上互相磕碰,路途狭窄时又要与山崖磕碰,牦牛也不易驯服,前进时经常一字横排,横冲直撞。因此,北线普洱茶进藏清代不到3000担,民国初期则为3000~4000担之间。
其中每一担茶就需要一匹骡马还不算驮运后勤用品的驮马,而这些货物经过大约4个月的行程,才能到达拉萨或后藏,运力消耗巨大,很多时候都超越了茶叶本身的价值。
直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思茅行政总局的大修交通,英国人,也在殖民地缅甸修建公路和铁路,苦运输已久的马帮茶商们,迅速发掘出了一条新茶路,这条路经缅甸和印度进入西藏,路程长达1000公里,但却是马帮、货车、火轮、火车的接力运输,一个月内就能将勐海的茶叶运进拉萨。
1926年,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撤销,次年县级行政区设立,西双版纳地区,被划分为车里(景洪)、佛海(勐海)和南峤三个县城,自此,西双版纳的政治体制就和其他地区达成统一,地方政局大大稳定,数百年的地方割据和贵族统治成为历史,各民族可以自由进出这三地。
对于茶商来说,勐海本就是一块茶叶宝地,奈何之前一直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下,新政体下经商环境相对稳定,交通大大改善,一时间,云南大商巨贾群集,勐海的崛起史即将拉开序幕。
群星汇聚的勐海
早在1923年,缅甸公路通车后,眼光敏锐的腾冲董家就决定在勐海兴建茶庄,董家早年靠石璜和大烟起家,手腕强硬,资金雄厚,也是当时顶级商号洪盛祥的东家,新成立的茶庄就挂靠在洪盛祥下,名为洪记茶庄。
基于总号的战略布局和资金优势,洪记茶庄成立时就已经是勐海规模最大的茶庄,一开始是两盘灶生产同时制作茶叶,后来直接增加到六盘灶同时生产,主产蘑菇紧茶,销往西藏地区,鼎盛时期年产量高达四五千担,还在印度加尔各答,缅甸景栋和仰光等地设了分号或办事处。
洪记茶庄之下,可以兴茶庄紧随而后。1925年,来自玉溪的周丕儒(后世尊称周文卿)在十多年的贩茶基础上创立“可以兴”商号,投产第一年就卖出了数百担茶叶,后续的发展也一直不错。
这里值得称颂的是“可以兴”创始人周文卿,他为人仗义,多年来结识了各界人士,曾被推举为佛海商会主席,他心怀天下,曾多次介入调解当地政府和广西籍叛军的矛盾。
后来,周文卿看到很多小茶庄被大商号挤压生存空间,就和李拂一合作创办了“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把众多小茶庄联合起来,帮助他们把紧茶卖到了印度的葛伦堡地区,使其摆脱了洪记等大茶号的剥削。
周文卿也是当地知名的大善人,他晚年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兴办学校,建立图书馆和医院,投资组建了地区银行和电业公司,大大改善了边境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样一位茶人,值得我们铭记。
说回勐海发展这边,1928年,鹤庆帮龙头张静波也在勐海创办恒盛公茶庄,并斥巨资挖来思茅的老师傅到自家茶庄制茶。自此,石屏帮、玉溪帮、腾冲帮、鹤庆帮这云南四大商帮齐聚勐海。
此后十年,不断有大小茶商进驻佛海,设立茶庄,小规模的马帮行旅更是不计其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佛海的茶庄规模已达20余家,与易武一西一东,成为两大茶叶重镇。
已成气候的勐海,丰厚的茶叶利润,也引动了外界资本的涌入,1938年,云南陆氏财团在南糯山创立云南第一家现代化茶厂;次年民国最大财阀孔宋家族,通过南京政府财政部的中茶公司,投资创办佛海实验茶厂,自此,民间商帮,地方豪强,中央财阀三方势力汇聚勐海。
1942年,飞速发展的佛海,在体量规模上正式超越易武,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茶叶制作和加工出口中心,究其原因,离不开佛海的天时、地利、人和。
车里、佛海和南峤这三个地区,分布着云南省面积最辽阔的茶园之一,直到建国前,仍留有近10万亩的茶树规模,这为佛海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国人在缅甸兴修的大量铁路和公路,使邻近边境的勐海茶叶出口非常便捷,不管是运往东南亚,还是运往西藏,路程都大大缩短。
国家资本的入局,有一大原因就是为了换取外汇,支持抗日战争,而这些销往东南亚和西藏等传统消费地区的茶叶,在当时都能换取大量外汇。
优质的茶叶原料,广阔的消费市场,便捷的公铁运输,稳定的政治格局,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下的勐海,成为了普洱茶界最闪耀的一颗明星。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赋能茶业发展?看茶业专家从“三茶”角度深入解读!
下一篇: 普洱茶投资分析:毛茶产量大幅增长 市场销量缓慢提升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