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唐朝的茶史竟如此精彩!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让一千四百年前的盛唐在21世纪再次成为热议的“顶流”,并掀起了一股对唐诗和唐代文化的追捧浪潮。

中国的茶文化真正形成也正是在唐朝,这一时期还诞生了“茶圣”陆羽,人类茶学也随着《茶经》的面世而出现。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在电影所在的盛唐背景下,精彩的唐朝茶史。

唐朝的茶文化

茶以文化的形式出现始于汉朝,中国西南地区就流传着许多诸葛亮与茶的故事传说,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谈之风、玄学盛行,茶文化初见端倪,到了盛唐,茶文化才真正形成。

佛教促进茶文化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僧人都热衷饮茶,信奉佛教的人亦追随饮茶。当时很多的大寺庙甚至都有种茶的记载,“学禅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到外煮饮,以此互相效仿,遂成风俗”。对于僧人来说,茶既能解渴,又能提神,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就说道:“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眼”,其中的“芳”,指的就是茶叶。

唐代诗风大盛,靠茶助文兴

唐朝也是诗歌发展的极盛时期,而诗人激发灵感需要提神,诗仙李太白靠饮酒激发诗兴,但更多人靠茶助文兴,因此茶在诗人中也兴盛起来。

中唐之后实施“禁酒令”,饮茶风尚更甚

安史之乱发生后,中原地区农民逃亡,中唐朝的粮食生产总量下降,粮食紧缺背景之下,以粮食为原料的酒产量下降。唐肃宗乾元元年,长安开始实施“禁酒令”,酒一时变得珍稀昂贵,好酒的文人缺少提神之物也开始饮茶。

边疆民族派遣使臣到长安进贡,朝拜天子,唐王朝也以茶招待使节,同时以茶加以赏赐,久而久之,中原茶文化传入边疆,饮茶风尚盛行全国。

陆羽与《茶经》

陆羽受释道儒诸家影响,杂融各家思想于茶理之中。陆羽把饮茶当作是艺术过程,首创了茶“艺”的概念,把“精神”二字,贯穿于饮茶之中,并将中国传统的释家、儒家、道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上升为中国的茶“道”的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道、茶艺的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在茶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对中国的茶文化乃至整个饮食文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唐朝三大名茶

茶道大兴时期的大唐,主要的产茶区有43个州郡,生产了诸多贡茶与名茶,但能名列前三的,则是紫笋茶、阳羡茶、蒙顶茶。

01紫笋茶

紫笋茶,属于蒸青绿茶团茶,产自唐代吴兴顾渚山(今浙江湖州),出自大唐贡茶院,有着“大唐第一名茶”、“华夏千年贡茶”之称。紫笋茶形似笋尖、芽头肥壮、茶毫显露,入口甘甜生津,竹香与清香并存,口感鲜爽。

02阳羡茶

阳羡茶也属于蒸青绿茶团茶,产自唐代义兴县(古称阳羡县,今江苏宜兴),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唐代诗人卢仝曾作诗道:"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03蒙顶茶

蒙顶茶,又名蒙山茶、蒙顶山茶,是蒸青绿茶团茶,产自四川雅安的蒙顶山(蒙山)。蒙顶茶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白居易曾将蒙顶茶视为老友:“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从饮品到药物,茶需要走过哪些历程?茶有益,但非药专题

下一篇普洱茶投资分析:仓储好不好 检测卡解千愁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