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茶城见闻:茶市欣欣向荣,普洱生根发芽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在走访西北地区的茶叶市场时,有两件事让陆离印象深刻:

一次是在新疆一家当地人常去的餐馆内,我们正好遇到了一场维吾尔族同胞的聚会,丰盛的宴席上,孩子们多在吃水果和甜品,大人们在大口吃肉,而几位老人却只是浅尝了几口菜后,就拿起桌上的馕慢慢掰碎,并放进刚泡好的一大碗茯砖茶里,等馕因为水分变得软和了,再连馕带茶的喝下去。

另一次是和西安朋友去本地一家老字号清真餐馆时,我们刚一入座就有一壶茶水送上,其汤色红中带黄,滋味醇厚,带点茯砖特有的烟香,一问服务员说上的茶就是茯砖,他们家已经用了好多年了,专门用来化解牛羊肉等大荤的肥腻。

新疆,西安,都不是人们传统认知中的茶叶消费地区,但茶叶却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了名副其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潜移默化的饮茶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揭示了西北地区人民饮茶的两大特点:以“茶”化“食”,“品”“饮”皆存。

这次的“茶城见闻录”专题,陆离就从在西北茶城的见闻说开来,聊聊西安和新疆的茶业发展与特点。


西安金康路茶叶市场

曾经的西安(长安),不仅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城市,也是茶马古道中的重要节点,而如今的西安,不仅是一带一路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中发展最好的中心城市,也是西北地区每年茶叶交易额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

(注: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茶马古道”始于唐朝的“茶马互市”政策,其包含原本的蜀身毒道、古西域道、唐蕃古道等民间商贸古道、以及曾由中原政权直接管理经营的陕甘茶马古道、康藏荼马古道、滇川茶马古道等等,是一条与丝绸之路交叉并行,且存在诸多联系的古代运输大动脉。)

与其他城市的茶城大都始于城市核心,后因城市规划问题多次迁移的情况不同,西安最早兴起的,以及如今规模最大的茶叶市场,都位于东郊新城区的金康路一带,本地朋友说这一规划可追溯至唐朝时期,当时长安城的贸易集市都设在城池的东、西两边,东市则是首都最繁华的市场,如今的“买东西”一词正来源于这里。


而现代意义上的西安茶叶市场兴起,则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内地的茶叶市场规模都很小,大多不具备诞生专业茶城的条件,而西安也是如此,其第一个茶叶街就位于金康路附近,严格来说,是在如今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西安分市场”的一条小巷内。

到了2003年,当地政府将这条茶叶街整合进义乌小商品市场里面,和日用品批发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随后西安的茶商和茶店也开始往茶叶一条街所在的金康路聚集,到2006年,西安第一个专业茶城“西安茶叶茶具批发市场”也落址金康路,并迅速发展为整个西北市场规模最大的茶叶市场。


前期规划的初见成效,也让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金康路茶市的管理力度,从2008年的金康路街道大整改,设立“金康路茶文化街管理办公室”;到2012年金康路茶市所在的新城区成功取得“中国国际第十二届茶文化研讨会”,尚属北方首例;到2015年的茶叶热时,西安迅速落地的30多座大小茶城;再到近年来西安城区各处散落的各种特色茶城,如装潢豪华,定位高端的华东国际茶城、文创考究,氛围感好的金康路茶室等等,这些都见证着西安茶市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努力。

如今,以金康路为核心的范围内,散落着金康路茶叶文化一条街,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西安茶叶茶具批发市场、西北国际茶城、华东国际茶城、高德茶城、平利茶城、普洱茶仓等大大小小的专业茶城,而整个金康路茶叶市场已有1500多家茶店,茶叶年交易额在数十亿左右,数量居全国第三,西北第一,体量上仅次于广州芳村和北京马连道,成绩斐然。


从茯砖花茶到沱茶普洱

陕西作为西北地区的传统茶叶消费市场,主要消费的则是茉莉花茶,青砖,茯砖等等,而在这次的西安之行中,朋友还专门送了我一盒以陕南地区的茶叶为原料的本地品牌“泾渭茯茶”,并介绍到得益于地方地府的大力推广,以及当地人对本土企业的认同感,其在本地茶市可谓是异军突起,也从侧面说明了西北茶友们对茯茶的喜爱。

普洱茶在西安的发展历程,与其他北方城市比较相似,2005年“马帮进京”前,普洱茶在西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只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品类,而得益于马帮进京对沿途的各个城市产生的深远认知影响,普洱茶在北方慢慢发展了起来,08年以后的古树纯料之风又为其添砖加瓦,逐渐形成了如今普洱茶在北方格局。

不过,在西安的一众普洱茶中,也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下关沱茶,在建国以前,来自云南大理的顶级大商号“永昌祥”就曾通过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将数以万计的沱茶运送到陕西、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进行销售,虽然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沱茶就是普洱茶类里的一种,但品饮沱茶的风气已经传开。


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后,茶叶生产被纳入统一收购,计划分配的统购统销体制,为了保证西北地区的沱茶供应品质与数量,下关茶厂专门研发了滋味醇厚浓郁,经久耐泡,性价比高的甲级沱茶,此后数十年中,下关甲沱和下关边销茶一同,成为了西北人们最熟悉也最喜爱的茶叶品种之一。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在茶业改制和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下关茶厂还研发了专供甘肃、兰州等西北地区的“春尖”散茶,迅速获得了当地市场的欢迎,巅峰时期的年销量可达一千多吨,在那些年的市场销路非常好。


80年代末下关春尖散茶

据本地一位老资历下关沱茶经销商朋友所说,直到2004年下半年以前,西北市场的普洱茶品牌中,只有下关沱茶能在本地扎得住根,而直到今天,整个西安城里至少有30多家下关沱茶专营店,其扎根之深,市场之广,可见一斑。

普洱茶在新疆的发展

此前在走访新疆茶市时,陆离了解到新疆目前约有1500多家茶叶门店,而省会乌鲁木齐就占据了近千家,其中大部分则集中在新疆最大的茶叶批发零售集散地——乌鲁木齐“炉院街茶叶一条街”,其余的则分布在华凌商贸城、美居茶叶市场,以及散落在城区各地。


新疆炉院茶城

其余的数百家茶叶店分布,以库尔勒、克拉玛依、昌吉、伊宁、喀什、阿克苏等人口稠密的地州市居多,而哈密、吐鲁番、阿勒泰、博乐、和田等地则分布较少。

如今,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茶叶种类也极大丰富,当地茶叶市场潮流也变得较其他地区快得多,先是茉莉花茶和绿茶的短暂流行,后是铁观音和大红袍的昙花一现,最近几年,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则成为了新疆最受青睐的品种之一,市场份额在快速扩大。

在走访过程中,同行的一位朋友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新疆普洱茶市场前景这么好,又有着消脂解腻等健康刚需,未来有没有可能像陕西的“泾渭茯茶”一样,发展出新疆人自己做的普洱茶品牌?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好回答,一方面,新疆茶叶市场的普洱茶门店基本都是加盟代理形式,别说本土品牌,就连云南籍的茶商都没几个,品牌市场相对真空,是个不错的时期,

但另一方面,与“泾渭茯茶”能以陕南茶叶为原料制作的情况不同,国标规定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省内采料生产,如今云南的茶山产地渠道,市场货源等格局都已基本定型,初来乍到的新疆茶商即使去了茶山,恐怕也很难拿到话语权,创业风险会比较大。

普洱茶在北方的机遇

看到这里,有茶友可能有疑问:普洱茶作为一种在内地兴起不过数十年的品种,为什么能迅速在北方落地生根,甚至有赶超此前也曾在北方爆火的茉莉花茶,铁观音的态势?

在陆离看来,除了普洱茶自身的无限可能与产业发展外,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饮茶偏好的转变,正是人们自发追求膳食平衡的结果。

西北地区,有很多省份都是吃牛羊肉的清真大省,饮食结构偏向重口味,油腻和多脂,而且这里的气候很难生长植物,蔬菜匮乏,在过去,茶叶就是摄取必需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自从唐代首创唐代茶马互市以来,专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边销茶”,就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普洱茶正是边销茶中“解牛羊毒“功能强大的一种饮品,这一特性在清朝更是被发扬光大,成为游牧民族出身的满族人消食解腻的健康饮品。

直到上世纪末,随着的经济迅速发展,以往难得一见的大鱼大肉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各地区人民的膳食结构,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随着肉类在饮食比重中的增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逐渐蔓延,国人从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各类富贵病开始出现,成为了人们的一大健康威胁。

而北方各省的情况则更为严峻,比如当地餐饮业总结出的“一咸、二辣、三油大”的饮食习惯,“拼酒文化”,“南茶北酒”,“烧烤文化”等等,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在去油腻、解牛羊毒、刮肠通泄功效卓越的普洱茶,开始在北方地区流行,并迅速占据一席之地,这与北方人饮食习惯的需要不无关系。

总之,无论是传统的茯砖沱茶,茶城茶市,还是新兴的普洱古树茶,茶空间,茶服茶器,西安已然形成了汇聚全国各地各类茶叶,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完善茶产业链,而普洱茶的兴起,无疑为其带来了更多活力和无限可能。

愿南北茶叶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愿普洱茶的明天越来越好。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大量囤茶就能占有市场?世界最猛茶企海量囤茶,终究败走库存!

下一篇茶叶公用品牌的通用模型——品类品牌 区域品牌论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