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中期茶,进可攻 退可守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中期茶既是普洱茶消耗的主体,同时也是普洱投资存放的主体。中期茶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阶段性普洱产品,性价比高的可以赋予二次品牌回归价值发现之旅,不太具备前景的,可以打散重新拼配组合,进入消费市场。
中期茶其实是个泛指,它大概是描述经过一定自然转化的次新茶,时间点大约在10年上下,西部干燥地区大约在15年上下。口感变化大致有如下特征:
1、汤色由黄绿渐转红;
2、青味逐渐消退;
3、苦涩度趋缓;
4、转化的暗香开始若隐若现。
中期茶概念的出现是基于老茶和新茶之间的划分而产生。对于真正的老茶,它还很新,但对真正的新茶,它已趋老。如果新生婴儿比喻做新茶,那么古稀之年的老人就是老茶,而中期茶则是青壮年。一句话它是新茶和老茶的过渡,或者是必经阶段。对于存茶者而言,存中期茶比存新茶更容易快速陈化到老茶。对于喝茶者而言,它是老茶和价格之间的折中选择,新茶虽然便宜,但转化不到位,不适合现饮,老茶虽然转化得很不错,但稀缺性导致价格偏高,于是价格和转化都适合的中期茶便容易被市场接受,大量消耗。
实际上,从没有哪款普洱。茶由新茶一直放到老茶才开始品饮消耗,而实际情况是,中期茶因为价格还不算贵且转化开始具备品饮特征而被大量消耗。反观新茶,因为认识上的历史客观现状,并非所有的新茶都能转化得前途无量,在转化的途中真正一枝独秀前途无量的品种并不是很多。很多时候在新茶转化初期并不太容易观察到这些,但茶转化到中期茶时段,未来变化状况就大致水落石出了。是选择当下消耗掉还是继续存放下去,已经非常明了。
由此可见,中期茶既是普洱茶消耗的主体,同时也是普洱投资存放的主体。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普洱茶因为制程、原料和存放好坏不同,并非所有新茶都有长期投资收藏的价值,当转化放到一定时期,前景就开始清晰,而这个时期大约在10年上下,恰好就是中期茶的时间阶段。是未来转化前途无量,价格能继续攀升,还是已经转化乏力,没有继续转化的空间,从新茶变化到老茶这个过程中,转化到中期茶就已经能水落石出,得出结论了。
可见中期茶在普洱新旧茶体系里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清楚中期茶既可以指导我们如何选择做新茶,也能让我们预见继续存放到老茶的走势。既然如此,研究中期茶,我们应该着重留意茶的哪些重要特征呢?
中期茶的品质
所有的普洱茶转化意义最终无非是为了得到品质的攀升。品质不好没有存放的现实意义,因为茶叶最终是入口腔消耗,所以品质好坏是衡量中期茶转化特征第一性。如何才是转化好的中期茶品质,主要衡量如下几点:
第一,草青味去掉的程度,绝大部分普洱茶的原料在新茶阶段都带有草青味,一是原料本身品质导致;二是普洱茶特殊制程形成,杀青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杀死导致普洱变化的转换酶。若高温杀青虽然草青味能杀除,但已经绿茶化了。而草青味恰恰是阻碍市场大量品饮的最大不良因素,这个不良因素通过转化能逐渐去除,草青味去处得越快越容易使得转化中的普洱茶被市场大量消费品饮。
第二,茶性的寒暖性。暖胃保健是绝大部分消费群体选择品饮普洱茶的初衷,新茶汤色黄绿,寒性很大,过去适合以牛羊肉为主食的边疆地区消费,但过大的寒性不适合沿海发达地区人群的体质,尤其是当下少油,少脂肪的饮食方式的群体。而普洱茶转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转化,逐渐使得新茶阶段的茶性由寒转暖,传统普洱茶消费区域香港尤其注重茶的寒暖度。香港地区普洱消费到现在都拒绝寒性过大的普洱茶,而衡量普洱茶寒暖性,主要看汤色,汤色越红茶性越暖,汤色越黄绿,茶性便越寒。
第三,是香气。普洱茶香气也是导致普洱茶大量被消费品饮的重要特征。绝大部分普洱新茶没有什高扬的香气,而极少数新茶就有香气的普洱茶在新茶阶段就具备被大量消耗的市场,新茶的香气一般是花香,是一股上扬的鲜爽香型,在转化中会流失,替之而来的是香气下沉的暗香,如果香、药香等香型,越早出现这类因转化而产生的暗香的中期茶品种,越容易被消耗市场接受,也越容易被投资存放市场青睐。
以上是考核普洱中期茶品质最重要的几项。
中期茶的品牌
要知道普洱茶价格的构成是品质+品牌。品质固然是第一重要性,但往往品牌的作用会更大,因为市场的不成熟和专业度不够,所以造成品牌的作用更大,同样两款茶用了不同品牌的包装,往往品牌好的产品市场价格比默默无闻的产品价格高几倍不等,因其变现率更大,转手次数更多,而普洱茶因其转化年份长远,所以换手率和表现率显得更为重要,而影响这两个方面的,主要是品牌。
在众多普洱中期茶中,真正品牌知名度高的只占极少数。当前只有那些传统国营老厂,因为历史缘故,存世量老茶绝大多数都是这些传统国营厂的产品。因为一脉相承的产品序列,形成价格链,以老带新,造成知名度。而在2000年左右大量出现的小厂产品则完全不同,因为没有历史老茶牵引,因为自身实力弱小,甚至有些厂家已经倒闭,导致后期宣传力度偏弱,即便小厂愿意投入资金宣传产品,但十有九八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新茶这块,因为新茶销售才和厂家有切身利益牵扯,而销售出去的历年旧产品的宣传,因为资源有限,很多都是让其自生自灭,交给流通环节去运作。纵观留存民间这些小厂产品,历经十几年存放下来很多早已不为人知,但其中不乏质量很好的品种,因为知名度不够,导致产品信息不对称,影响了交易活跃度和变现率,从而使得价格偏低。
在中期茶产品中,这类因知名度不高而严重价格偏低的产品,可以称之为“稻草覆盖下的珍珠”,如何把这些品种挖掘出来,重新打造知名度或者赋予二次品牌是处理中期茶最有意义的事情。知名度并不影响口感和转化,但它影响交易。所以这些含金量很高的小厂产品,可以通过二次整合,宣传,甚至再包装,形成二次品牌,而这个品牌描述的是历经十几年陈化后的产品现况,相对很多遥不可测的新茶,它更接地气更容易和市场接轨。应该说中期茶中,以普洱茶特殊的经营特征,这里是能再次打造品牌和再次价值发现的,正因为如此,中期茶的再运营将是普洱茶发展近20年中,继古树纯料新茶后,一个新的热点。
中期茶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
第一,生态度更好。
回顾十几年前的普洱茶生产状况,那时候毛料价格低廉,很多被荒废的古茶园刚开始恢复采摘,很少使用除草剂,茶树也不用农药化肥。随着普洱热度不断升温,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茶树变成摇钱树,过度采摘,为了增加产量矮化修剪以增加发芽,有些地区甚至使用除草剂,新种植小树和大树混采,所以相对后来的毛料十几年前普洱原料现状生态度更高。
第二,新旧原料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普洱茶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首当其冲的是产地毛料价格大幅涨价。这个和过去资金过度集中在新制环节和厂家有关系。而一旦新茶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大多数小品牌无力也没能力维护,导致这部分产品的后续宣传乏力,久而久之淹没在众多陈茶海洋中。一来过去毛料成本很低,这些中期茶存放至今已经有很可观的利润,二来缺乏宣传跟踪力度,这些旧茶和新茶之间的联系脱节,导致很多陈化十几年的旧茶价格不会比当下新制产品高,或者仅仅高出一点,而这样的现状和存放十几年资金占用以及口感转化后的状况很不搭配,也就是说旧茶尚且如此,买新茶存放意义何在?在新茶原料价格坚挺前提下,这些旧茶价格其实严重低估,所谓的稻草下覆盖的珍珠。出现严重的新旧茶价格倒挂,这将会使得普洱收藏者的眼光更多的投在性价比更高的中期茶上。
第三,制造老茶的原料。
如果说中期茶由新茶转化而来的,那么老茶就是由中期茶转化过去的,如果喜欢喝老茶又不愿意花高价购买,存新茶时间又太久,无疑中期茶是解决的最好方案。从这个角度去看,中期茶不仅仅是只被茶客所关注,也会被藏家关注,更应该被厂家或者资本所关注。普洱茶以其越陈越香的价值取向,使得普洱产品的生产和品牌的建立不应该只着眼新制普洱产品,而应该更多从中期茶中寻找机会。因为用中期茶做原料的产品已经出现十几年的转化特征,其更适合市场消费。这个时候我们看待中期茶就不应该仅仅限于一砖一饼一沱,而是不是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一种原料,可以重新打散,再次拼配,寻求转化后更好口感组合,并附以新的产品形态,重新包装宣传呢?
综上,我们发现中期茶其实既是符合一定市场消耗的准老茶,也是可以持续存放收藏的次新茶,因为基本转化特征出现,明确了其未来继续变化的大体方向,同时历经十几年陈化,许多不利于品饮消耗的不良口感逐渐消失,开始步入消费饮用区间。其实中期茶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阶段性普洱产品,性价比高的可以赋予二次品牌回归价值发现之旅,不太具备前景的,可以打散重新拼配组合,进入消费市场。应该说中期茶的大量出现给普洱茶市场带来很多前所未有的机会,你既能从产品着手经营,也能从通道平台下手资本运作。应该说,从2000年普洱热开始至今,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中期茶大量面世出仓的热潮,对于普洱经营者或者收藏家而言,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思路,另辟蹊径,把眼光从新茶领域更多转向中期茶领域,虽然在漫天繁星似的中期茶品种中挖掘出一款明星茶是门技术活,但您一旦找到,迎接您的将是另一番普洱天地。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7年8月刊
作者|普茶藏珍
图|绍业堂 段兆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普洱茶转化空间的舆论战
下一篇: 普洱茶投资分析: 为什么很多茶企的产品都定格在了2022年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