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时节,看茶品牌如何“出山”“出海”又“出圈”?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雨水已至,大地回春,最美的景色莫过于茶山之上的青翠与香雾,采茶人走过,指尖留下自然珍贵的馈赠。
抢摘春早茶是中国茶农的传统,春茶品质最高,产量有限,价格优势大。对于不少产区占到一年茶叶收入的大头,茶叶市场也即将迎来火热的场面。
春茶与夏秋茶各有优势,在品牌建设上走的路子有何不同?互联网时代的茶品牌如何“出圈”?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茶是最具有可塑性的农产品,其文化属性突出,自带优质优价的潜力,又在年轻一代中以奶茶的形式重回新生。发展茶品牌,既要从传统上坚持真材实料,又要拿出创意精神改善茶产品的形态和定位,加强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建设,做到“出山”“出海”和“出圈”。
早春茶,“出山”第一缕香
早春茶,又称为明前茶,是指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一般而言,春茶分为明前茶,雨前茶,谷雨茶。立春到立夏之间共有如下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等节气,在这几个节气中制的茶组成了春茶。
初春的芽叶细嫩饱满,白毫尽显,滋味醇和,鲜爽度高,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被认为是茶叶中的上品。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六大茶类里的大多数茶类都以春茶茶青为优,甚至有很多茶产区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都只会采摘春茶,放弃其他三个季节的茶叶。开采时间从4月下旬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左右。从谷雨后到立夏前,这就是我国茶叶的精华,成就了众多名茶的“出山”。
“采春茶,品春茶”的传统茶文化带动我国的茶产业不断发展,看春茶,也就能看到地域茶品牌最亮丽的一面。
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农们聚在一起抢摘三江早春茶。因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有着“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优越自然环境,是国际公认的“黄金产茶区”。三江早春茶产品具有“早、特、鲜、香”等特点,被纳入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1.5万亩,年综合产值86亿元。
为了打响三江早春茶的品牌,三江县制定了行业标准,三江早春茶选用中、小叶茶树良种以及当地群体种,配套相应的种植、肥培管理、树体管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栽培措施。坚持古法工艺,展现原汁原味。
二是探索茶旅融合“三江模式”,闯出了一条“茶叶+旅游”的新路子。2017年,布央村被评为“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018年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有了客流,三江县接着挖掘发扬侗族特色茶文化。从唐代开始,三江县已有茶叶生产,人工栽培茶树已有2000多年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文化,“打油茶”是三江侗族同胞的饮茶传统,具有驱寒祛湿的功效,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尝试和购买。
明前茶自带流量效应,从不乏追逐者,因此是结合文旅的好机遇。在海南五指山,早春茶比其他地区早上市3个月左右,故素有“华夏第一早春茶”的美誉。一年一度的早春茶开采节上,茶农茶企、游客嘉宾齐聚五指山脚下,在茶园里共同“喊春”,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传承古老的民族仪式,祈祷风调雨顺,茶事兴旺。
今年的春茶价格喜人,茶青能卖到90至110元每斤,成为了不少地区的“绿色银行”。我国的福建、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重要产茶大区都逐步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茶产业精深加工,深化茶文旅融合,把春茶做成金字招牌,把握新年的“第一桶金”。
夏秋茶,“出海”忙
饮春茶是“圈内”的传统,由于产量稀少,明前茶带来的客流资源也比较可观。例如西湖龙井的一级保护区面积仅有48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市的西城区,核心产区的龙井村,每年产出的干茶仅有3万斤。这也就意味着,除非你亲自去西湖风景区看到那里的茶树,体验了采摘,才能保证得到的是真正核心产区的西湖龙井茶。
正如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所说,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来源于其稀有的特质。历史悠久、极小产区、限时供应,优质的春茶,可以说是自带品牌。
春茶虽名贵,但是由于产量小,时节短,在很多茶叶产区并不足以维持生计,想要切实提升茶农们的收益,开发夏秋茶也是绕不开的课题。
2018-2022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呈现震荡上行的发展态势,2022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为4995.4万亩,全国茶叶产量335万吨。其中,茶叶内销数量突破240万吨。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茶叶市场总体上能够满足内销需求,还有一部分进行出口。因此扩大国内茶产业规模的目标已经不在于国内市场,而是放眼海外。
眼下,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开始追求性价比,海外对标准茶叶产品的需求量大,夏秋茶迎来发展新机遇。夏秋茶品牌如何做?
春茶“卖文化”,夏秋茶“卖科技”。与春茶的“自带流量”不同,夏秋茶其核心目标是加强科技创新,维持一定的产量,走平价路线,对接广阔的海外资源,稳定输出高品质的夏秋茶产品,给当地农民带来实际的收益。
首先,我国茶叶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茶叶品种、栽培技术、制茶工艺等方面的创新,提高夏秋茶的品质稳定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茶叶的生产效率和口感,实现标准化,通过“一带一路”使我国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其次,在优质平价的基础上不断加码文化元素,打出中国茶品牌的声量。例如组织地方形成大规模茶叶出口联盟,稳定生产前提下,发展区域品牌、品种品牌和企业品牌,提升产品的相对溢价能力,向着优质优价和优质优牌的理想状态努力。
随着消费分级越发明显,夏秋茶产品的背后,有一批对茶叶感兴趣但并不愿意“进圈子”购买高端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更喜欢平价、标准化的茶产品,如茶里CHALI生产的方便茶粉茶包,简单又不失高端,深受都市消费群体欢迎。未来这一需求会越来越大,夏秋茶的风口正劲,如何开发出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日常品牌、民生品牌或是关键点。
新茶饮,掀起茶品牌巨浪
中国茶品牌要想做“出圈”,说到底还要跟年轻人在一起玩。年轻人虽然不喝春茶,但是奶茶变成了一种体验地域文化以及社交的重要载体。
传统茶品牌注重繁琐的礼节,品种和产地的细分,加之过于单一的产品种类不利于在大众群体中广泛转播。同时优质的茶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并不透明,茶叶市场往往鱼龙混杂,难以精准对接目标客户。
新茶饮品牌则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把茶叶做成奶茶,赋予其工业化、零售品的属性,通过抓住新茶饮的流量效应,借势融合地域的特色茶叶,传统茶品牌有机会突破文化和产品“两张皮”的痛点。
新茶饮有望翻新传统茶文化,创造新的茶经济潮流。2023年11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新茶饮企业赤壁“论剑”。奈雪的茶、沪上阿姨、吾饮良品、益禾堂、甜啦啦等新茶饮知名品牌,湖南茶业集团、宜昌茶业集团等传统茶业巨头前来参赛,新茶饮品牌借助赤壁青(米)砖茶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融合新茶饮理念和创意,研发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潜力的新茶饮产品,提高了广大消费者对青(米)砖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其次,从经济效益上看,奶茶带来的产品溢价可谓惊涛骇浪。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2023年全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恢复3年复合增长率近20%的水平。至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
另一方面,新茶饮已经成为带动城市旅游的一张名片。以往去旅游要尝一尝当地的“土特产”,如今来到福建福州,一定要喝“壶见”;来到长沙,要喝“茶颜悦色”;来到甘肃兰州,要喝“放哈”。这些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新茶饮品牌成为展示当地茶叶的一扇橱窗,吸引着大量的年轻消费者接触和了解茶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崭新多变的国潮文化圈,同时助力新茶饮品牌突破“卷无可卷”的瓶颈,达成双赢。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尽管茶叶是最有历史文化根基的农产品,但不能割裂地看待茶品牌的建设。从春茶到夏秋茶,再到奶茶,反映的是社会需求的变化,是新的消费趋势催生出的生命力。文化为底蕴,科技为核心,创新产品为载体,中国茶有望走出山,跨过海,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
[1]广西新闻网:三江:侗乡雨水采春茶
[2]海南日报:五指山:早春茶开采节拉开帷幕
[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新茶饮企业赤壁“论剑”—赤壁青(米)砖茶激活新“饮”擎,踏上新赛道
来源:农参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 讲好普洱茶故事 让“传统”从负担到资源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