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华院士谈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与建议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每年的春茶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都一直奔波在路上,走进全国各个茶区进行调研并对当地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此次,刘仲华院士一行深入普洱市的茶叶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对普洱市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了解,结合普洱茶在中国的地位与普洱茶在普洱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中肯意见。

我们根据刘仲华的演讲内容,将主要思想编辑整理,给普洱市茶行业带来一些建议和思考。对于普洱茶产业,我们希望能够举一反三。

中国茶产业现状

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中国是茶业强国,更是茶业大国,在当下国情之中,茶叶之于我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更起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作为生态高效的绿色产业,2021年我国茶叶出口的茶类结构中,中国茶出口量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绿茶(31.23万吨)、红茶(2.96万吨)和乌龙茶(1.91万吨)。通过分析2021年与2020年我国茶叶出口均价的对比,以及2021年我国各省市区茶叶出口数量、金额与均价,能够很直观地看到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茶叶产销失衡矛盾、茶叶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攀升;茶叶质量安全隐患;茶叶出口规模增长速度缓慢等问题。

普洱市茶产业的优势

经过对普洱市茶产业的相关调研,能够看到普洱市茶产业在整个普洱茶产业中所拥有的绝对优势。云南是国内茶园面积最大的省,其次是贵州、四川和湖北。其中,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之一,自然生态极其优越,拥有面积最大的有机茶园认证基地,在中国茶叶百强县中,思茅区、景谷县和景东县都榜上有名,还有如澜沧古茶、龙生和帝泊洱等知名的云南茶业品牌。2021年,普洱市税收达到1.27亿元,其中,澜沧古茶销售额近5亿元,上缴税收5543万元;天士力销售近1.3亿元,上缴税收1704万元。

普洱市茶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普洱市在茶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对比国内其他产茶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拥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普洱市茶产业与其他产茶省的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普洱市公共品牌市场影响力有待加强以及龙头企业集群规模还没有扩大。

首先,价格是云南茶的优势。国内知名中小叶种普遍价格高昂,动瓶上万,云南的茶叶价格却是非常亲民的。在很多展会上,云南普洱散茶1千克只需要 200 多元就能够买到。其次,绿茶在云南属于基本盘,不能因为普洱茶的兴起就放弃绿茶的优势。我曾经在 1991年~1993年连续三年来到云南调研,当时云南开发出顶级的绿碎茶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体量都是千万吨级别。云南绿茶的质量发展至今,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品质。除了绿茶,云南滇红和云南的白茶无论是价格还是品质,都是拿得出手的。尤其是云南白茶,在很多展会上,只要一亮相就会使得近些年呼声很高的福鼎白茶倍感压力。云南大叶种普洱茶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做什么茶都可以,普洱茶、红茶、绿茶和白茶将形成四个驱动一起发展,作为政府,我们得有这样的战略眼光来重新打造普洱茶。

除此之外,云南茶树资源需要依托茶树基因组研究成果来合理高效利用。随着茶树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成功绘制,必将大大加速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优异新基因发掘,从而指导茶树重要功能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加快提高茶叶品质和适应性的茶树新品种培育;借助茶树基因组研究成果,从分子水平上鉴别当下流行的古树茶、野生茶,确证其为栽培型古茶树,还是野生的茶组植物,实现野生茶树和古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目前,云南茶叶研究所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中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 2560 份茶树资源材料,有野生资源、栽培资源和过渡型资源。

普洱市需要将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普洱茶行业当下形势普遍存在看重古树茶,轻生态茶;细化并看重小产区,轻大产区。

云南古树茶面积稀少,大部分的有机栽培茶园是构建千亿产业的基础,小而微的山头小产区不足以让云南普洱茶成功出圈,唯有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厂加工,才是普洱茶的未来。

在研究古树茶园的营养调控技术基础之上,推广高效精细的茶园耕作机械;使用机械采茶替代手工采茶来突破茶叶高采摘成本的瓶颈。为了发展,未来茶园必须要机械管理化,我们不要过度讲究传统化和手工化,加工必须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否则谈发展永远只是讲故事。

提升品牌价值

然而,云南茶品牌在云南茶业发展过程中属于短板,守着这样优越的资源,我们的品牌却没有做好。早在 1998年,云南就有很多人吃到了普洱茶红利,那时候普洱茶在法国非常流行,老外比中国人最先知道普洱茶。而在国内,中国茶的话语权却一直都由铁观音、碧螺春和龙井茶掌握,任何茶城都是以福建茶商为主。随着普洱茶的兴起,云南一直致力于强力打造公共区域茶叶品牌,可一旦走进市场体系,走进全国各地,就会发现普洱市的龙头企业集群规模还有待加强。

近些年还有武夷山,成功打造了武夷岩茶和金骏眉两个区域性品牌。如今武夷山应该是收入最高的茶区,龙头企业集群规模庞大。还有其他上亿的龙头茶企所打造的品牌,比如 2021年,八马茶业和天福茶业年营收都有近 17、8个亿。所以,品牌带来的价值和整体收益是非常可观的,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我们来看看安化县,这是国家打造区域性公共茶叶品牌成功的典范。2006 年安化县茶产业统计加工不会超过一个亿的产值,2021年220个亿,税收3个亿,是普洱市茶叶税收的两三倍,因为他们有龙头企业的带领;安溪铁观音正是因为有龙头茶企业的带领才能够做到那么大的规模。再看福鼎白茶,白茶在过去所占市场份额更少,当地人基本以做药,出口为主,到后来雨后春笋般出现众多白茶企业,发展到现下人们都以喝白茶为新的饮茶潮流,这就是公共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联动发展的结果。

打造龙头企业 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我认为,普洱市接下来应当政府带头发力,转化成规模优势。普洱,如何将资源优势和品质强力打造区域品牌,打造茶业龙头企业。抓住重点,将政策、资金和技术力量全部用在龙头企业上。若能够在普洱市打造十个、三十个上亿资产的龙头茶企,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将会重拾话语权,底气也更加足。如今的普洱茶,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虽然普洱市拥有几个知名的大茶企,在全省范围内,数量还远远不够,只要将龙头茶企辐射到普洱、版纳、临沧去,才有价值。

过去,我们只有普洱茶,未来以普洱茶为主导,要做好四大茶类协同发展。因为我们有驰名中外的公共区域品牌,有好的资源和好的产品,更有建设好的企业品牌,那么多资源优势却没有转化成规模优势。普洱,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主要就依托龙头企业的带领,同时,提升龙头企业的市场带动力和造血功能。

纵观国内,名优茶加工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是必然趋势,普洱茶也不例外,当下,云南有太多的小作坊和初制所,成规模的茶企只有15家,无法构成龙头企业集群,SC 认证企业3621 家,大大小小的合作社和初制所2300多家还都做得风生水起。做茶,还是应当交给龙头茶企去做,大企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加工,才能实现规模化,茶企和茶农各司其职,在普洱市布局一些大规模的初制所,把初制加工做好,把品质做好。

构建立体营销网络 提升内销市场份额

我们要建立新的营销模式,打破“在中国无建人不成茶市”的魔咒。鉴于整个中国茶行业都在走传统营销模式,如今新兴起的各种营销模式却没有认真布局。如今的普洱茶,有专门的团队来进行商业化包装,科技化的生产加工,不仅使普洱茶从土气的农产品变成了精致的商品,还用文化赋予普洱茶以灵魂。

如今的普洱茶,早已经走进了中国十大区域性公共品牌的行列,甚至在第一方阵里位列前两位,区域公共品牌拥有不可限量的价值,已经做得非常好,而成功的区域性公共品牌如何扩 大影响力,如何把普洱茶的金字招牌真正擦亮,是我们接下来要认真考虑的事情,要打造千亿茶产业,需要建立立体的营销网络,新型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进行联动,从而提升品牌价值。

由龙头企业打造的普洱茶品牌,比如普洱市的澜沧古茶、龙生和帝泊洱、祖祥等,以这些龙头企业的品牌力量来拓展市场,在所有的茶叶展会上都应当有普洱茶龙头企业的声音,让他们来带领行业的发展,不能让普洱茶沉寂下去。除了传统营销渠道,电商也必须得发展起来,安溪县的电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2021 年安溪电商做到了67 亿,普洱市的电商做到了多少?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利用新媒体直播平台,淘宝京东,做好线上线下的联动,实现跨越空间的营销。

茶太复杂了,为什么帝泊洱越卖越好,就是将消费时尚化,将冲泡便捷化。如今的新茶饮市场,几个干亿产值,年轻人不排队甚至买不到,这就是新式的品饮和营销所带来的颠覆。云南普洱茶如何才能赶上,就是要打破所有传统营销模式,由普洱市有龙头茶企和品牌来引领营销模式方面的突破,在产品方面把科技做好,品质才能做好,后面只考虑营销。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2年6月刊

作者丨刘仲华

(根据刘仲华2022年4月28日在普洱学院以《中国茶业现状与普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为题的演讲内容编辑整理)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普洱茶投资分析:行情越差茶越贵?不合理背后的运营逻辑

下一篇普洱茶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茶品质,精心打造茶品牌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