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胎果黄茶诞生记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茶文化网
茶胎果之歌
通向茶山的路,永远不是平坦的。高一脚矮一脚的颠簸,让思维也随着这快慢不一的节奏,跳动起来。不管怎样跳,我仍是固守在茶树全株的利用上面。那是1997年的盛夏,我在居住地“茗都”宿舍的东坡上观察夏季茶芽的色彩,尺余长的“青杆”下边,一串串茶果子露着淡红的脸蛋,着实诱人!于是动手采摘起来,回家“约秤”一斤半左右,我的试验又开始进行了。回顾前两年,四月果、五月果的试制的结果,除了苦涩还是苦涩。现在流火七月,便将十粒茶果横切剖面观察,半园的果心里,盛满发亮的晶体,我断定在短时间内,晶体会转化为茶果核,即嫩茶种,并随着灌浆时间的延续,一颗茶籽会慢慢充盈饱满,晶体是为种籽集聚的浓浓营养体,我想这时开始制作,是最佳时机。
我为晶核嫩茶果设计了黄茶加工工艺。先进摊晾,待青果皮面失水呈棕黄色,立即上笼蒸汽杀青,转二次摊晾:接下来加温发酵,反复三至四次,嗅到有淡淡苦荞茶味时,立即出箱,摊放四十八小时,散水份,除闷气;以后接连烘焙四次,敞放 12 小时,再提香两次即完成整个工艺流程,时值一周。我与制茶工匠、黄茶大师柏月辉品尝探讨,他肯定这是茶产业中一项重大的发明,一项有利茶农的重大发明;他认为口感须好,仍有提高的空间!此后我采了十多斤果,前期摊晾,蒸汽杀青我来做,此后工序月辉谷黄茶坊柏月辉完成。这一轮做出来的成品色泽深黄一致,口感甜香,煮泡两便,汤色由浅黄到浅红深红,口感也随之变化!柏月辉有三十多年黄茶制作经验,茶果的发酵黄变法办比较多,各加温、烘焙提香环节处理得好,因而效果大不一样。
有了成功的尝试,我们决定试制百余斤,提供给茶友们品鉴。果子在哪里去收?因为七月不是采茶果的时节,茶农不会相信采下来会有用处;口头动员不行,我只得用两个保温杯泡上茶果子,在蒙山茶地里向采茶姑娘、大嫂作示范宣传,从跨包里掏出小茶杯,我先喝一杯,然后见人一杯,都说这茶好喝,我告诉她们这是茶果子茶,并随手从保温杯倒出几粒泡软的茶果子,这回她们信了,同意采来卖给我。在茶垅里吃完家里送的饭菜,立即着手采果,我在山坡上设点收果,至六时许收有80余斤。当晚闻讯的茶农,连夜送240余斤到徐沟村月辉谷黄茶坊。次日下午,收茶鲜果达400余斤,收到1000 斤时,决定停止收果,许多东山茶农,埋怨不通知他们,因这一轮仍是试制,不便做得太多。根据茶果表面清洁度稍差,增加漂洗工序,延长了摊晾时间,其余工序如旧,结果大获成功!将试制品介绍给朋友、茶商、茶企,都异口同声说好。我们将茶果成品定名茶胎果,委托权威检测机构检测 10余项成份含量指标,其结果是:无农残、黄茶素、总糖类、黄酮类物质含量、多氛类、膳食纤维、氨基酸类含量都高出成品茶许多倍!
2019年月辉谷黄茶坊,加工茶胎果成品1000斤,销售渠道逐渐增多。鉴于茶胎果价格低廉,品味醇和,馨香耐煮泡,汤色口感多变,营养物质丰富的特色而逐步得到公认,其良好发展前景是不容置疑。
黄茶系列出现新品茶胎果,不但拓宽了黄茶市场,造福于消费者,同时也是创新增效的好项目。最为显著的效益体现在茶农身上。因为本地区轧制茶籽油的行业,加工能力极小,没有收储能力,每到十一月茶籽成熟落地一文不值,它白白消耗茶树营养,影响夏秋茶产量。而今幼茶果可采摘出售,夏秋茶嫩芽叶产量增加,茶树发育良好,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茶胎果上市了,回顾三年试制岁月,甘苦自知,特草数语以记曰:
作者:春江
上一篇: 何为真正的茶叶发烧友?
下一篇: 茶馆伴园林 品茗又静心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