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印记女性幸福家庭与健康养生网

山西展出战国至现代600余件民间传统银饰

2021-01-26 19:41分类:艺术新闻 阅读:

  ”

  中新网太原1月26日电 (记者 胡健)“如银岁月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26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从春秋战国到现代,600余件传统银饰串联起中国民间银饰的发展脉络。

  这些纵贯2300余年的银饰,来自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质博物馆、晋国古都博物馆及私人藏家,它们代表着中国各时代的女性审美,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民俗和经济发展。

民众参观展览。 胡健 摄” ”民众参观展览。 胡健 摄”

  明清时期,山西晋商名满天下,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随着晋商的壮大发展,种类繁多的民间银饰逐渐成为身份和富贵的象征。

本次展出的民间银饰共有600余件。 胡健 摄” ”本次展出的民间银饰共有600余件。 胡健 摄”

  “彼时,山西商人积聚了大量财富,由此带来民风之变,银饰的制作逐渐遍布城乡,并形成明显区别于京、闽、徽、苏、赣、广、藏等地的‘晋工’。”山西青铜博物馆馆长梁育军介绍。

本次展出的金银饰品。 胡健 摄” ”本次展出的金银饰品。 胡健 摄”

  梁育军介绍,山西银饰制作大气厚实且讲究细节,在工艺上,“晋工”银饰喜用高浮雕、深剔地,善以烧蓝、点翠等强化装饰效果。

山西青铜博物馆的讲解员接受采访。 胡健 摄” ”山西青铜博物馆的讲解员接受采访。 胡健 摄”

  本次展览通过6个单元,对人类用银历史进行回顾,展出明清时期种类繁多的银饰,包括头饰、项饰、挂饰及手饰。其中,四股钗、“双尖”大扁簪、宫锁、蝴蝶锁、葫芦形银事件儿等极具地域特色。

  中国银饰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考古发现的最早银制品是甘肃玉门火烧沟墓地出土的夏代银鼻饮。东周时期,鎏银器物和错银器物大量涌现。北魏之后,中国与游牧民族和外来文化的接触成为常态,此时出现的金银器充满异域风格,且几乎均为贸易或进贡而来。(完)

””【编辑:房家梁】 ”””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大城遗址:一个王朝的背影

下一篇:单霁翔为土楼代言:从故宫“看门人”到世界遗产推广人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香印记女性幸福家庭与健康养生网

返回顶部